新聞詳情
在江蘇的一個工業項目中,為了達到節能減排、降本增效的目標,對電機殼懸掛烘干線的熱源進行了替代節能改造。
傳統的柴火熱風爐方案存在能源消耗高、環境污染大等問題。通過現場勘查,發現烘干房毗鄰油漆房搭建,空間有限,且無空余地面放置設備。為解決這一問題,決定在烘干房頂部搭建鋼平臺,作為設備放置的區域。
項目采用水源熱泵作為替代熱源。水源熱泵是一種利用低溫熱能的高效節能技術,具有能效比高的特點。在該項目中,利用現場的 20 臺白模成型機產生的大量低溫熱水作為熱源,水溫穩定,適合水源熱泵的運行。
為了確保水源熱泵系統的穩定運行,需要對水質進行處理。此外,水路管道和水泵的配置也是系統運行的關鍵。通過合理設計和布局,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和高效性。
與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烘干系統相比,水源熱泵系統在冬季的效果更為顯著。由于冬季環境溫度較低,空氣源熱泵的制熱能力會受到一定影響,而水源熱泵系統則可以利用穩定的低溫熱水,保證烘干房的溫度要求。
經過改造后的電機殼懸掛烘干線熱源替代節能項目,取得了顯著的節能效果。據統計,改造后的總能耗每小時約為 45KW,相比傳統熱風爐方案大幅降低。同時,由于熱泵系統的高效率運行,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。
此外,通過采用清潔能源,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,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。水源熱泵系統的使用還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。
這一改造項目的成功實施,為其他類似工業項目的節能減排改造提供了參考和借鑒。通過合理的熱源選擇、優化的系統設計和有效的改造措施,可以實現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節約和環境友好,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
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,相信會有更多的節能改造項目涌現,為推動工業領域的綠色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